碳达峰碳中和将带来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所在区域“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双重使命,围绕该领域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简要谈谈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之重要性。
王焰新:大力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培养创新型碳中和人才迫在眉睫。
首先,高校是教育领域碳排放的重要来源。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双碳”课题组测算,2017年中国教育领域的碳排放高达2.46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5%,教育领域碳减排任重道远。相比中小学,高校承担着更加复杂的科研和教育功能,水电资源消耗量巨大。不少高校历史悠久,建筑和仪器设备较陈旧,能耗较高,加上管理体制缺陷,人均用电量是城市人均水平的4倍以上。高校年均用电量普遍超过一千万度,还有大量的油、气消耗,折算下来碳排放量超过很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增加新能源、节能、智慧化管理等措施,可以节约电力,降低碳排放,不仅节约大量办学支出,而且促进区域“双碳”目标达成。
其次,高校是“双碳”创新的最佳场景。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途径,不仅需要大量资源投入,更需要良好的创新环境。高校是创新高地,汇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也有着典型的城市社区节能降碳场景,人口密集,楼宇众多,设备多样,用电存在明显的波动性。以高校本身的运营管理节能降碳为问题导向,鼓励师生、企业协同创新,将大大推动“双碳”创新的孵化、应用和推广,起到示范窗口作用,加速推进“双碳”进程。
此外,高校环境育人是碳中和人才培养最好模式。碳中和教育是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变革。高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很难培养出具备低碳素养的人才。必须坚持知行合一,营造碳中和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碳中和校园环境中强化碳中和意识,塑造青年一代的价值取向和品行修为,进而影响更多的社会公众。
中国社会科学网:为推动高校建设碳中和校园,请谈谈您的建议。
王焰新: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和所在区域“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既应组织科研力量攻克“双碳”科技难题,将“双碳”知识和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也应全面推进校园碳中和建设,把校园变成师生共同开展科技研发、技术孵化、协同育人的碳中和生活实验室,培育创新型碳中和人才。
我建议,制定高等学校校园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要求高校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尽快编制排放清单,成立“双碳”工作委员会,编制碳中和规划,采取有效行动降低教学科研的生均能耗和碳排放,积极使用新能源,加速后勤和交通电气化改造,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系统,在全社会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鼓励高校将碳中和校园建设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通过校园碳中和生活实验室等形式,鼓励师生参与校园碳中和建设,针对校园碳中和的实际难题构建跨学科师生团队,从立项设计到建设过程、资金和质量管理全过程育人。围绕这些项目设计碳中和实践金课,开展科普教育,将实践育人和校园建设有机融合,促进新文科和新工科交叉融合。
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充分支持。发改委、教育部等部委应设立“高校碳中和校园建设专项基金”,或在现有的修购专项中增加“碳中和”科目予以支持。要鼓励社会资本以“能源+碳资产合同管理”等形式参与到高校运营管理之中,积极破除“双碳”创新中的制度和经济障碍。鼓励高校、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区,围绕“双碳”主题构建发展联盟,共同探索地区和国家的“双碳”解决方案。
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依托绿色建筑、绿色校园等评级体系,建立透明、可信的高校校园碳中和评价认证体系,制定高校校园碳中和建设标准,让高校像企业一样发布ESG指数,要求高校公布碳排放信息和碳管理绩效,接受社会监督,也让高校碳中和实践影响更多组织和个人,共同以实际行动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明海英、通讯员魏海勇 采访/整理
关键词: 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实现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