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 资料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曾江 实习记者刘悦)城市应急机制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应急配置而形成的权力运行机制。城市应急机制作为行政应急权运作的社会现实通道,是行政应急权的权能充分发挥的社会体制平台。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持续关注应急管理领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他参加2022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议,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城市安全发展。
在郑鈜看来,当前我国城市应急能力建设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来源家底不清,管理机制存有漏洞;应急预案不够完备,响应救援不够及时;承灾能力建设有限,关键设施缺乏韧性;物资储备不够充分,供给保障能力不足;应急装备配备不足,部门协同水平不高;信息沟通不够顺畅,指挥决策传导滞后等应急管理体系脆弱等。鉴于我国城市人口众多、经济集中、空间密集,灾害的危害和影响较大,因此,应当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保障城市安全。为此,郑鈜提出四点建议。
一、加强城市灾害调查,完善应急预案。结合自然灾害普查工作和城市应急需要,试点开展城市灾害普查,摸清城市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城市灾害隐患。对不同部门、层级、类型主体的救援能力、救援物资储备等应急资源进行调查,探索高效快捷的应急物资调度使用机制。进一步规范、完善城市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推动预案电子化、智能化建设,提升危化、火灾、燃气等专项预案与基层部门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增强预案保障措施,明确应急响应的权限与责任,提高响应速度和能级,加大对省、市、县、乡不同层级总体应急预案对接的审核力度,建立智慧应急预案实施体系。
二、加强承灾能力建设,增强城市韧性。将承灾能力建设列入城市规划,不断优化城市布局。在灾害普查基础上建立责任清单,厘清、落实重点灾害隐患的监管责任,有序推进各类灾害隐患点的治理与监管。将各种应急力量系统纳入城市应急救援体系进行综合管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设备、场所的管理力度,建立重要隐患点的巡查、检查、值守、管理制度。加强外部生命通道的维护与管理,确保重特大灾害发生后的生命通道畅通。优化升级应急避难场所。重视农民工、低收入群体、妇女、老年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防灾应急能力建设。
三、加强物资储供应,提升保障水平。深入研究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形式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健全中央、地方、部门多级应急物资储备与使用制度,建立分类物资储备职责。依托政府储备数据库,整合大型机械设备生产企业产品信息数据库等,完善应急物资数据库和装备调度平台。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救灾的积极作用,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宣传教育等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家庭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建立政府为主、社会辅助、保障充足、调度顺畅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
四、加强信息能力建设,提高决策质效。加快部署省级灾害数据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数据上报和使用制度,加快灾害数据开发使用进度。强化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应急、气象、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的信息监测、处理能力,对接安检、卫生、公安数据,运用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布局,建设省级应急信息系统。强化应急通讯保障,建立天基、空基、陆基三位一体的应急通讯系统。完善联合研判与决策机制,建立跨区域、多领域的专家队伍,及时准确进行灾情研判和处置决策。统筹布局应急通讯设施建设,积极推动应急通讯技术创新。
五、加强应急装备建设,增强救援能力。鼓励科研院所、企业开发智能化、高技术应急装备。积极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加快提升各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尤其是县、乡(街道)级应急救援队伍的装备水平。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加强基层应急救援能力,鼓励相关组织提升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应急产业,鼓励各种应急救援设备、应急装备的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加快推进空中救援通道建设。建设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强国家、省、市、县、乡(街道)五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尤其是加快建设县、乡(街道)两级应急救援队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