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论坛截图
回顾和梳理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及理论资源,对于未来艺术学的长久发展,无疑是切实且必要的。近日,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编辑部主办的“当代艺术学与美学论坛”第二十八期“中国艺术概念史系列(二)”在线上举行,邀请各学科专家学者畅谈“汉魏时期:艺术觉醒与概念衍变”。
举办“中国艺术概念史”系列论坛既是基于当前中国艺术学的现状考虑,也是为艺术学的未来长远发展作谋划。《艺术学研究》编辑部孙晓霞研究员介绍,中国艺术学这门年轻的学科要走向成熟,并对整个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领域有所回馈,仍有许多有待深入思考与探究的问题和领域。其中,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概念和知识体系进行重新梳理,回顾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及发展、演变历史,并重新审视西方艺术观念在中国的影响,对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发展而言,至关重要。因此,发掘中国艺术原生性的知识结构、精神内核和思想脉络乃是当务之急,也是设立此系列论坛的初衷。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清华大学历史系顾涛在题为“礼乐与食货——社会与制度的结构演化”的发言中,以汉魏时期的“踞食”坐姿为切入点,对坐姿在先秦、两汉乃至南北朝时期的不同变化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考察;剖析了这种变化在社会各层面所产生的影响和意义;揭示出引发变化的深层历史原因在于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礼乐文化形成的碰撞;进而强调这场“碰撞”对当时社会的巨大影响,不仅包括礼仪、礼教、礼法、礼治的礼乐传统及制度等方面的反应和变化,也包括人的精神的解放、思想的开放与融合,以及艺术的觉醒。在他看来,“礼乐”在艺术学研究领域,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富矿,在中国传统制度、伦理、思想、社会、文化、艺术等众多领域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影响,目前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尚有待加强。
论坛海报
墓室图像不是单纯的艺术作品,而是丧葬活动的产物,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逻辑,述说着对生命去向的关怀和期望。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耿朔结合自身考古学与艺术史的双重学术背景和知识积累、研究经历等,以“汉晋丧葬实践变迁中的墓葬图像”为题,阐述了艺术考古领域的多层级问题。首先探讨了不断发掘出土的考古实物材料,如帛画、壁画、铜器、漆器、瓷器、陵墓建筑等,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艺术概念及其学科架构的意义所在,并跳出受西方影响建构起来的现代美术概念及分类体系,以中国传统的功能性、整体性视野来看待这些出土的实物材料,它们可以被统归为“墓葬美术”的范畴。其次,重点梳理了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葬形式、结构及内部装饰,以及随葬品等“墓葬美术”在使用阶层、功能和性质等方面的各种改变,并对产生这些变化的历史因素进行了合理且细致的分析。此外,对“墓葬美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以及墓葬图像与士大夫阶层的书法、绘画等之间的关系作了分析和解读。解读“墓葬美术”,也是在解读中国思想史,探讨历史社会的演变。
文学和艺术的关系一直都是紧密相连,相生相伴的。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林晓光以“作为艺术史的文学史——中古文学随想”为题,提出如果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考察中国中古时期的文学发展历史,那么文学史上的很多问题就有了合理的解释。通过对个案的细致解读和分析,呈现出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在模仿的脉络中的生成和发展轨迹。文学在艺术世界里应该如何去定位?在他看来,对中国中古文学的研究,不应满足于仅对现存的实物进行解读,更应该去探索它的形成规律以及复原方法等,并将其作为今后中古文学研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融入艺术史这样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进行互观、借鉴。文学史与艺术史是高度互通的,文学史同样从属于艺术史,在研究路径上也可以互鉴、互通。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李修建研究员认为,与会专家学者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汉魏时期历史变迁的对话中,呈现了一场学术盛宴,描绘出中国艺术学在史学研究领域的全新面貌。他还围绕汉魏时期艺术观的变化,以社会结构上的“士族”和思想体系中的“玄学”这两个核心概念把握各种文化现象,提纲挈领地对魏晋时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体系进行了总体性观照。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键词: 艺术艺术学艺术史文学史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