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秦本纪》载,秦武公十年(前688)“伐邽、冀戎,初县之”,为全国置县之始。邽县是中国最早设置的县之一,因秦伐邽戎而置。邽戎部落则因长期居住在邽山所在区域而命名。先秦时期,关于邽山的史料记载十分罕见。在秦国征伐之前,邽山一直是西戎部落之一的“邽戎国”所在地。《汉书·地理志》载“陇西有上邽县”,应劭曰:《史记》“故邽戎邑也”。从得名来看,《巩昌府志》曰:“上邽以山得名。”(《巩昌府志》卷5《山川》)《甘肃新通志》载:“盖因此(邽)山为名,而上邽取名之邽山。”(《甘肃新通志》卷4《舆地志》)可见,邽戎与邽县皆得名于邽山。历史时期,邽山所在的行政区经历了复杂变迁,从先秦的邽戎邑到秦之邽县、汉之上邽县,再到唐宋时期的成纪县、天水县。复杂的行政变迁和先秦史料的匮乏,导致邽山的具体位置一直难以确定,史家历来争论不休。总体而言,关于古邽山所在地,有以下两种说法:一为“天水市凤凰山”说,代表学者有薛方昱、苏海洋等;二为“清水县上邽山说”,代表学者有徐日辉等。通过放马滩出土秦木板地图,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考察,笔者认为邽山应指现今的“卦台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境内。
“凤凰山”并非“古邽山”
《水经注·渭水》曰:“(濛)水出县西北封山。”又云“(渭水)东南出新阳峡……又东过上邽县。渭水历县北,封山之阴”。封山即邽山,后魏(北魏)避道武帝拓跋珪讳,改“上邽”为“上封”。表明邽县位于渭水之南,今天水市秦州区即古邽县县治。邽山位于邽县西北方向,且为毗邻渭河南岸的一座山。
渭水经甘谷县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甘谷县、新阳峡、三阳川、南河川等地出峡口东流麦积区,藉河自天水市由西向东在峡口处注入渭河。渭河在天水市北之三阳川所流经,吻合《水经注》中“渭水历县北”。在今秦州区北确有一座大山,名曰凤凰山。苏海洋认为邽山“不仅包括凤凰山,还包括今凤凰山以东,营房梁以西的中梁北支部分。由西北向东南一直延伸至今天水市城区北”(苏海洋:《秦国邽县故城考》,《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认为凤凰山为东南绵延20余公里的山脉,其山脉主峰高达1895米。
从字面意思看,《说文解字》解释“丘”字为“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说文解字》第八上)南朝宋郡王从事郭仲产《秦州记》指出:“上邽县北有利山。川中平地有土堆,高五丈,生细竹,翠茂殊常,二杨树大数十围,百姓祀之。”(郭仲产:《秦州记》,陇南丛书编印社1943年)侯丕勋亦认为“古代神奇的‘圭’,原看来是个大土丘”。(侯丕勋:《轩辕黄帝故乡问题考述》,《丝绸之路》2013年第12期)即邽山应是一座川中平地上的“土堆”或“大土丘”。《秦州记》所说的“川”即是今天水市北的“三阳川”,而“卦台山”确为三阳川突起之山丘,渭河从山北流过,山高200余米,为一孤峰,山形呈台状,显然是一座“土丘”。《大清一统志》云:“今谓之卦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即伏羲画卦处,今名画卦台,山中断,忽突出小山,上有羲皇庙……渭水流经其下。”(《大清一统志》卷274《秦州直隶州一》)岳维宗亦言“《通志》说的邽山即今天水三阳川之卦台山”。(岳维宗:《古上邽考辨》,《兰州学刊》1986年第2期)另外,今渭河正从卦台山脚下流经,而凤凰山距离渭河较远,相距渭河约8公里左右,则与《水经注》中邽山毗邻渭河南岸不符合。因此,可得出古邽山为凤凰山的说法不确切。
从“邽”“圭”字的发音来看,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解释“邽”字为“陇西上邽也,从邑,圭声”。(《说文解字》第三下)而“卦”则解释为“筮也,从卜,圭声”。(《说文解字》第六下)《说文》中“卦”与“邽”同音,都读“圭”。薛方昱认为“邽字最初象形文字为‘祖’,后演变为‘圭’,因地处邽山脚下,后来加‘阝’旁,成为秦汉以来通用的邽字。邽字的造型本为男性生殖器,与‘祖’字略同”。(薛方昱:《中国最早设置的邽、冀二县考》,《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今天水市麦积区博物馆藏有卦台山出土的石祖、陶祖,亦可与“圭”字之“祖”的含义相映衬。因此,邽山最初应为“圭山”,邽戎部落最初也应是“圭戎”,后随着邽戎部落逐渐强盛,人口和聚落进一步发展,开始有了城邑,所以他们聚居的城邑便称为“邽”。但对于“邽山”到凤凰山的名称演变,史籍并无记载。
“上邽山”亦非“古邽山”
徐日辉认为邽县邑坐落在“今天水地区渭水之北二里的邽山之阳,牛头河的北岸”,“邽山仍为今邽山”。(徐日辉:《上邽何处寻》,《兰州学刊》1985年第5期)此说法均出自明清以来《清水县志》《甘肃新通志》等地方志记载,唐代之前的文献并未记载清水县上邽山。《水经注·渭水》曰:“渭水历县北,封山之阴。”这表明渭河流经邽山北,而清水县地处渭河的二级支流牛头河流域,渭河并未流经清水县境内。因此,邽山绝不会在清水县境。
《太平寰宇记》载“清水县……唐武德四年置邽州于清水,六年废邽州,以县来属。禄山乱,陷入吐蕃,至大中二年,始收复……后唐长兴元年,移治于上邽镇,即今之理所也”。(《太平寰宇记》卷150《陇右道一》)上邽县城在唐宋之际由于地震、吐蕃攻占陇右等原因多次变迁。清水县上邽山实属唐宋时期由于吐蕃攻占陇右,上邽县侨置清水县而导致的讹误。雍际春、李根才、岳维宗对此已有详细论述。因此,可推出古邽山并不是清水县上邽山。
“古邽山”即今“卦台山”
1986年在放马滩出土的秦木板地图中,标明有“邽丘”一地名,而“邽丘”一名称“方框大于其它地名,似有意突出的意味”。(雍际春:《天水放马滩地图注记及其内容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1期)2010年6月,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利用红外照相技术对放马滩木板地图重新拍摄解读,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木板地图上发现了“北方”二字,由此可以确定木板地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与此前考古发现的“兆域图”和马王堆汉代帛地图的方位一致,这与此前研究者所设定的“上北下南”方位正好相反。(晏昌贵:《天水放马滩木板地图新探》,《考古学报》2016年第3期)可证明“邽丘”应在渭河南岸,这与此前研究者基于“邽丘”在渭河北岸为古上邽城治之说法相矛盾。岳维宗也指出“邽丘”只能解释为“邽县的一小块土山(或高地),并不含县的位置”。(岳维宗:《论天水放马滩秦墓地图中的“丘”非指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1期)
《水经注·渭水》所记“(渭水)东南出新阳峡……又东过上邽县。渭水历县北,封山之阴”,表明邽山毗邻渭河南岸,渭河在卦台山前方新阳峡谷一段河道确实经历了较大拐弯,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转为从北向南,在卦台山前方又随后自西流向东南方向,与木板地图中河流主干方向相近,且木板地图中“邽丘”东西两旁有两条支流水系,也与卦台山东西两旁从凤凰山南流注入渭河的张石村沟水和马家峪沟水相吻合。《甘肃通志》也记载“邽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北为龙马山,渭水流经其中,有石屹然,名分心石,北为三阳川”。(《甘肃通志》卷6《山川》)因此,古邽山应当是位于邽县西北且毗邻渭河南岸的一座小山丘,即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30公里处三阳川的卦台山。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祁连山地区的用水机制与地方秩序研究”(19BZS095)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