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3月13日,“画里/话外:2022年全国美术理论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2教2335会议室(线下)与腾讯会议(线上)同时举行。此次论坛主题为“画里/话外”,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主办,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协办,来自全国的20多位学者围绕相关主题展开研讨。

会议伊始,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刘明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杭春晓、《文艺研究》副社长王伟分别致开幕辞。

论坛第一场由本次会议召集人,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刘昌奇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刘白芊的发言主题为《作为“元观看”的“博物馆摄影”:弗雷德与贝尔廷的两种论证思路》。施特鲁特拍摄了人们在博物馆观看绘画的即时状态,贝尔廷与弗雷德就其中的“观看”问题展开讨论。贝尔廷强调观者与绘画之间彼此交流,形成了“物理性渗透”的互动模式;弗雷德认为摄影中的绘画形成了“专注性”屏障,导致观者与绘画处于无法交流的“世界”。她认为二人的论证思路为“元观看”提供了理论阐释空间,对思考摄影媒介的自我指涉提供了批判性反思。山东艺术学院杨国柱的发言题目是《形式激情与图像引文:帕索里尼诗性电影的图像学》,他通过指出帕索里尼与艺术史家罗贝托·隆基(Roberto Longhi)的学术联系,以及他在电影构图等方面对文艺复兴绘画的引用与借鉴,论证了传统绘画元素在现代电影中的延续与新变。评议人杭春晓认为两位发言者的研究都不再将研究对象固定在一个特定的点上,而是力图在一种网络中呈现目光的交织,都很有趣,很有启发性。两位发言人都提到了一个概念,就是嵌套。我们近年来的艺术史研究不再满足于一个固定的、静态的研究对象,而是把研究对象置于内部与外部、多层的、不同维度下进行阐释,进行更理性、更思辨的检讨。

论坛第二场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李艳辉副教授主持,董龙昌副教授与刘昌奇分别作了名为《论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造型艺术研究》《艺术史的语言批判:巴克森德尔与新旧艺术史的分野》的主题发言。董龙昌认为,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造型艺术研究可以分为从艺术内看艺术和从艺术外看艺术两个层次:前者是列维通过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对原始艺术造型特征的分析;后者是从文化角度对原始造型艺术意蕴的深度发掘。跨文化、跨学科的立场;自觉的方法论意识;整体性、关系性和比较性的视野;理论阐发与现实观照相结合的路径是列维原始造型艺术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但也存在审美/艺术维度的缺失、研究对象“结构”剖析上的随意性和田野调查力度不够等局限。刘昌奇则试图从语言学、修辞学出发,重新对新旧艺术史之间的巴克森德尔的学术贡献进行学理评判。评议人王伟分别对两位发言人提出问题,他对董龙昌使用“原始艺术”这个词表达了疑问,因为斯特劳斯一般用“族群”而不是“原始艺术”这个词。王伟认为刘昌奇从修辞学的角度来谈巴克森德尔是对的,就是所谓的艺格敷词传统。当说“语词再现的不是图画,而是观画的思维的活动”,这里牵涉的是一个言、意、图的关系,那应该如何看艺格敷词传统与语言学、巴克森德尔艺术史的关系,两位发言人分别作了回应。

论坛第三场由董龙昌主持。山东理工大学美术学院刘佳帅副教授作了题为《图像阐释的互文性视角——以美术中的<父亲>为例》的发言, 通过对罗中立《父亲》的图像及其生成语境的综合分析,力图展示互文性视角对于图像阐释的效用,以此增进对图像文化阐释方法及路径的理解。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曹舒涵的《中国诗画关系的跨媒介新解》则从诗画艺术不同的“物性媒介”入手,自下而上地考察中国诗画关系。她认为语言和诗的特质在于“感”,图像和画的特质在于“见”;进一步研究会发现,语中有象,“图说”寄寓在“言说”中;像中有语,“言说”暗含在“图说”中,即一种媒介总是内在指涉着另一种媒介,存在着“本体论跨媒介性”,这使得诗和画成为广义上的跨媒介艺术。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张佳峰对两人的汇报做了点评,他就刘佳帅在汇报中使用的“图像”与“绘画”等术语进行探讨,建议曹舒涵对题目中过于宽泛的“中国诗画关系”做进一步限定。

论坛第四场的第一位发言人是清华大学李浩然,汇报的题目为《宋代笔记中的艺术史微观叙事与叙事转向——以米芾艺术笔记为中心的考察》,她认为以米芾为代表的私人著述家,在宋前艺术史叙事的基础上,思考艺术史写作的叙事目的和叙事内容,从而放弃了以朝代为类目、以艺术家为中心的宏观叙史品评体例,逐渐建构起以艺术作品为中心的微观叙事写作模式。王伟从观点、论述、材料使用三个角度对李浩然的汇报进行评议,认为“微观叙事”是一种当代的理论视野,不把对象抽取出来纳入一个知识框架便不能认识它,但应该尽量避免以今度古,而是再把它放回去。第二位发言人是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曹新刚,汇报的题目为《1938:黄宾虹隐秘的金华之行》,通过详尽考证力图深层次揭示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黄宾虹的社会活动与复杂心态。评议人王伟老师高度肯定了曹新刚博士从微观视角进入最终落实到宏大历史背景的艺术家个案研究,认为这其实是把艺术史与思想史、文人心态史进行了对接与融合。

论坛第五场由曹新刚主持。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邹芒报告的题目是《美粹重光:摹本、档案与早期画史》,他结合自己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编撰工作,对绘画原作、摹本、档案与艺术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王志翔老师汇报了《三星堆新发现与一号神树复原蠡测》,认为三星堆三号坑新出土的神树纹玉琮以及国内外其他的神树实物和神树图像,能够为一号神树提供另一种复原方式。天津商业大学马草汇报了《他者的凝视——中国古代仕女画中的镜意象研究》,认为镜意象在仕女画中主要表现为镜像,是表现仕女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镜像是仕女主观建构的理想自我,是作为他者而存在的。他者作为凝视的主体,其凝视包含欲望、权力与反思三重目光。杭春晓对三位发言者的汇报作了点评,他肯定了邹芒的思考,高度评价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工作,与此同时,他又以绘画的印章为例,指出复制品基本无法体现出原作的物质属性,而这对于鉴赏绘画又是极其重要的。他肯定了王志翔对于目前神树复原方式的质疑与反思,但认为这种质疑与反思仍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他认为马草的讨论显然受益于福柯与拉康,源于哲学的知识背景,但福柯只是借《宫娥》来更加直观地阐释他的哲学思想,此文的落脚点若在艺术史,则或有理念先行的嫌疑。

论坛第六场由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王一村主持。刘韵竹在《卢卡奇艺术理论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研究的启示探析》中认为,卢卡奇为当代“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创作带来了几点启示:现实是艺术独特性的源泉、真实是典型性塑造的关键、艺术家是寻求人性复归的钥匙。袁梦的《顾凝远“冷眼”绘画观探析》,聚焦于明代晚期文人画家顾凝远对于“冷”的审美观的追求。王浩男的《北宋初期行旅山水画兴起的历史动因》,则从政治环境、交通、社会文化、行旅文学盛行等因素追溯北宋初期行旅山水画的兴起。暨南大学刘维邦肯定了三人的选题和研究思路,他建议刘韵竹将“红色美术”作为直接研究对象,将卢卡奇作为旁证,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冷”确实被重视的不够,很有研究价值,若能从更多维度加以论证会更好。他建议王浩男注意“行旅山水画”兴起的思想史背景,尤其是“人生如逆旅”观念的佛家背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