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讯(记者孙美娟)3月19日,“古城古县与环境变迁研究”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举行。与会学者从全球史视野出发,探究古城古县自然环境与区域民众生计模式间的互动共生,从历史中探寻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协同演化的复杂反馈机制。
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表示,独特的山川形胜辅之以人口、交通、气候和物种等区位因素和资源优势,是决定古代城池选址迁移的核心因素,也是城市环境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世易时移,当时都城皆成古都,但是文化源流并未断,仍在融通发展中一脉相承。大到北京、西安、雅典等享誉世界的古城,小至一县一地之历史遗迹、村落聚邑莫不如此。
现实中的环境问题,需从历史中找根源;历史上的环境问题,需到生活处做体验。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利华认为,我们要从生活入手,深化、细化中国环境史研究。聚焦于真实的生活情态,才能真切体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理解人与自然关系在不同时、空、量、构、序、质上的表现,认识生态系统新陈代谢秩序紊乱的历史原因及其后果。
关中地区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最大的地区。然而,唐代以后,它却失去了全国的政治中心地位。不少古代历史文献资料显示,一些都市在不同时期的兴衰和城址的迁移变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变迁具有密切关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侯甬坚认为,关中地区衰落的原因是复杂多元的,可能与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的恶化、频繁的改朝换代给关中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都有关系。侯甬坚告诉记者,对于国都的研究,我们应该从区域史的考察跃升到全国范围的考察,考察新都城兴起的地理因素及其相关的政治军事作用、与经济区域的联系。
此次会议是河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暨历史文化学院70周年院庆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河北师范大学中国环境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举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