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环境美学在欧美兴起,成为备受关注的一门新学科。随着环境美学与生活美学的交融互渗,环境美学研究对象由“自然环境”转向“人类环境”,其研究范围逐渐拓展,重心由自然环境美学转向与人类日常生活更为紧密的人类环境美学。

倡导人与环境和谐共存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危机日益加深,环境的审美质量也随之下降,环境的审美价值开始与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等诸多价值形态一起进入相关领域的学术视野。”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程相占表示,环境美学将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从艺术转向艺术以外的环境以及环境中的各种事物,提出并论证了新型的环境观、美学观及各种环境审美欣赏与审美体验模式。环境扩大了美学的研究领域,美学则促成了一种新型的环境观。这种环境观旨在克服人与环境的二元对立,倡导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在程相占看来,环境美学隐含着三重富有美学史意义的重要转向,即美学的生态转向、身体转向和空间转向。

环境审美是一种身体与环境相融合的审美形式,它不仅关注建筑、场所等空间审美形态,还重视整体环境下人作为参与者所经历的各种审美情境。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国雄表示,环境的欣赏者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介入环境之中。与其他审美体验相比,介入式审美模式产生的审美体验包含更多的隐性因素,这些隐性因素对人的审美冲击更有力、更生动、更深刻,有助于提升人类的审美感知能力。

环境美学从多种维度看待环境,以和谐为最高美学追求,在涉及利益的问题上主张协调与平衡, 保障各方利益以达到和谐统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陈望衡表示,环境美学建立在环境伦理学的基础之上。从一定程度上讲,它接受环境伦理学的人与环境同为主体的观点,既从人本主义立场来建设环境,又从生态主义维度来建设环境。因而,人不能只是按照自己的利益来处置环境,还须兼顾其他生物的利益。

为人类构建安乐栖居家园

环境美学所提出的一些概念或理论命题,如“环境美”“环境审美欣赏”“环境审美体验”等,无不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一种超越功利和占有欲望的、纯粹的“审美关系”。程相占表示,环境美学的思想主题在于为人类构建可以安乐栖居的家园,也就是“人性化环境”。所以,人们在探讨环境美学理论的同时,还应关注环境设计与环境规划等实践问题。 

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建设要重视生态维度,以实现文明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统一。陈望衡认为,人们应转变过去那种将自然界一味看成资源的观念,意识到只能适度开发自然资源,重视保护自然环境。当代环境美学的第一使命,就是确立环境作为“家”的概念。他阐释到,家的首要功能是居住。居住可以分成宜居、利居、乐居三个层次,其中宜居是基础,立足于生存;利居侧重创业,立足于发展;乐居侧重生活,是前两者的综合与提高,是人类对环境的最高追求。环境美学将乐居看作环境美的最高形式,其重要价值在于确立了人类环境建设的最高目标。

将家园感定位为环境审美经验的主要内容,纳入环境审美经验的研究视野,这是一种具有前瞻意识的美学创见。陈国雄表示,审视环境美学的发展历史,其理论反思与实践践行的最终目的,是有效应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与人类生活融为一体,日常生活环境与人的个体健康、精神满足、幸福感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紧密相关。环境乐居不仅侧重环境优美、适宜居住者的居住与发展,还关注居住者的情感需求。

深挖中国传统环境美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接触环境美学研究。21世纪以来,中国的环境美学研究已经进入了“环境美学的深化拓展期”。陈望衡建议,应深入挖掘中国古代文化美学思想。当代中国人仍保持着诸多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从中国古代环境思想中寻找美学智慧,更好地处理当代环境问题,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

5000多年中华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思想宝库,值得深入发掘和认真学习。如何将中国传统环境美学思想吸收、转化到当代环境美学之中,如何发掘中国传统环境美学思想的核心价值以弥补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缺陷,是中国学者必须思考与解答的问题。程相占认为,在进行理论构建的过程中,中国的环境美学应对美学学科、西方美学史进行深入反思,通过回答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理论难题并与之进行富有学理深度的学术对话,为丰富和发展当代环境美学研究作出自己的理论贡献。

当前,“环境美学”是欧美学界和中国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国的美学界正努力发掘本土传统中的审美要素,共建以“环境审美”为核心的新美学体系。陈国雄表示,环境美学的建构性,可从环境经验的审美模式、环境经验的审美诠释、环境审美的价值体系三方面进行考察,从介入模式的重构、家园感的构建与中西美学交流平台的搭建等方面进行探讨。他认为,环境美学的未来发展必须置于多学科视野中,这样更有利于其在理论建构层面与实践价值生成层面发挥多元作用。

关键词: 环境美学 审美体验 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