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哀是法国著名喜剧作家、演员、戏剧活动家,在欧洲戏剧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将法国民间闹剧改造成具有深刻内容的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通过深入挖掘、展现社会矛盾和人性弱点,使喜剧作品不仅具有娱乐功能,而且可以进行哲理性批判。莫里哀的作品对法国乃至西方其他国家戏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22年是莫里哀诞辰400周年,法国政府和民众正通过经典剧目演出、莫里哀生平回顾展和研讨会、工作坊等,纪念这位对法国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戏剧巨匠。法兰西喜剧院(又称“莫里哀之家”)宣布从1月中旬到7月只排演莫里哀的作品,还举办竞赛,鼓励中小学生通过制作原创视频的方式参赛,以大胆的、富有创意的方式向莫里哀致敬。不仅在法国如此,生活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法语使用者、戏剧爱好者和研究者也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莫里哀。据英国法语媒体《伦敦法语晨报》网站5月1日报道,为了纪念莫里哀诞辰400周年,位于英国伦敦的隧道剧院将于5月11—29日以英法双语上演莫里哀的作品《唐璜》。为什么时至今日莫里哀仍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专家学者。
莫里哀长期受到人们的欢迎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文学院教授乔治·福雷斯捷(Georges Forestier)表示,在法国,莫里哀作品长盛不衰,基本每座剧院都有上演。法兰西喜剧院保存了一份手册,记录着该剧院自1680年创建之后每场演出的收入情况、分配方式以及每位演员所获得的报酬等。记录表明,莫里哀是法国迄今为止作品公演次数最多的喜剧作家。综合一些其他来源的数据可知,莫里哀还是作品出版次数最多、改编成影视作品次数最多、翻译成外文版本最多的法语作家。
在福雷斯捷看来,莫里哀之所以能够长期受到人们的欢迎有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相比,他的作品更加大众化,而只是用诗意的语言为所谓“精英”观众撰写作品并表演。第二,莫里哀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有着某种缺点,而这些缺点是我们在生活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人们身上都能找到的,所以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第三,莫里哀具有非凡的喜剧创作能力。他不仅能够写出具有引人入胜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且能够以创造性的方式讽刺同时代人的习惯性行为、口头语或价值观,让人们发笑。例如,他所创作的《太太学堂》既引人发笑,又通过创造贴近现实生活的“自然”情节、场景来引人深思。此外,莫里哀的创作速度很快,往往只需要几天就能够完成一部作品。
法国蒙彼利埃第三大学法国文学教授克里斯蒂安·贝兰(Christian Belin)也提到,“大众化”是莫里哀受欢迎的重要原因。莫里哀不是只在宫廷中为国王和贵族创作,他从未停止为普通公众创作,甚至常常为不识字的人创作,这就使他的作品通俗易懂,甚至成为其所处时代的标志之一。使用通俗的语言并不意味着其作品是浅薄的,相反,莫里哀所具有的语言方面的创造力使他能够用浅显的语言阐释深刻的哲理,引起人们的反思,这也是人们愿意反复观看其作品的原因之一。
在教科书中的形象不断变化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文学与艺术实验室研究员伊莎贝尔·卡莱加-罗克(Isabelle Calleja-Roque)表示,莫里哀的作品一直是法国学校教材中的内容,在高等院校中如此,在中小学阶段也是如此。在中学教材中出现较多的是《太太学堂》《唐璜》《伪君子》等作品。早在1803年,莫里哀的作品《恨世者》《女学究》(又译《可笑的女才子》)、《吝啬鬼》(又译《悭吝人》)就成为法国中学课程的一部分。到19世纪末,由于当时的法国政府较为重视中学阶段的法国文学教育,《伪君子》《无病呻吟》《贵人迷》等也进入了中学教材,对莫里哀及其作品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莫里哀创作的一些闹剧剧目进入中学教材,21世纪初,莫里哀的滑稽剧作品也开始选入教科书。但或许是出于教学目的方面的考虑,就同一部作品而言被选入教材的总是其中的同一部分。例如,就《恨世者》这部作品来说,为了向学生说明戏剧场景的特征,选入教材的总是该剧第一幕的开始部分。
卡莱加-罗克介绍说,法国教科书中所传达的莫里哀的形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最初,莫里哀被描述为“伟大的法国作家”“伟大的喜剧演员”“法国的形象代表”“古典主义戏剧的标杆”,是一个每天勤奋工作、笔耕不辍的形象。当时人们更希望莫里哀的作品能够发挥教育青年人的作用,因而在选择作品时更看重其在道德教育方面的价值。莫里哀被描述成自己所处时代的记录者和展现者。
1925—1963年间,莫里哀在教科书中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他不再被当作一个“符号”看待,而是成为了一个“有心的人”,具有宽容、忠诚、勇敢、意志坚强等品质。在教科书中,他不是生而完美的,而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莫里哀被塑造成一个值得钦佩的,但也是活生生的人。他的角色变得像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一样,可能会从教育的角度引起学生的反思。这种变化体现了当时的法国教育体系希望学生能够具有人文主义精神的特征。而在选择莫里哀的哪些作品进教材这一问题上,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价值仍是人们最看重的因素。
1963年后,莫里哀作为戏剧行业从业者的身份得到更多关注,一些与莫里哀本身有关的内容被加入教材,包括他的早期职业、与路易十四的关系以及“在舞台上”的死亡等,通过莫里哀的这个“新形象”,学生们可以了解作家的日常生活以及当时的一些风俗,也可以通过与莫里哀相关的文本分析了解演员的表演方法。在这一阶段,法国的学校仍然比较重视莫里哀及其作品在道德培养方面的作用,但相关文本不再被视为德育的保证,而是被看作人文主义传统的一部分,是对当时社会的回应。
与莎士比亚有相同之处
在研究西方戏剧时,人们经常会将莫里哀和莎士比亚相比较,认为他们都为欧洲的戏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戏剧界的大师级人物,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莫里哀和莎士比亚都曾作为演员出演过戏剧剧目,在谈及这种经历对他们的影响时,贝兰表示,莫里哀从未将他作为演员的工作与作为剧作家的工作区分开来,而是坚持认为喜剧剧本的创作应当为表演服务。他是以演员的身份进入喜剧界的,也一直没有放弃表演,这让他会注意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来编写台词,并使剧作文本能够满足口头表达和视觉展现的需要。莫里哀还具有在尚未被明确定义的流派中进行创新的能力。蒙彼利埃第三大学16—17世纪英国文学与戏剧教授弗洛朗斯·马尔什(Florence March)提出,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戏剧舞台上通常没有太多的布景装置,也没有讲究的舞美设计,甚至很少有人为演员提供舞台指导,这就要求剧作家进行有效的剧本写作,将他们自己的意图即希望剧情如何在舞台上展开,都体现在剧本中。莎士比亚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的剧本从台词、姿态、动作等方面为演员提供了具体指导,他甚至会根据演员的特点来刻画角色,撰写剧本。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与他经常参演同时代的以及他自己创作的戏剧作品密切相关。
在马尔什看来,莎士比亚与莫里哀同样重视与观众互动,重视观众对剧作的接受程度。莎士比亚结合从闹剧到悲剧的多种戏剧形式,创作了能够被来自不同群体的观众理解的戏剧作品。莎士比亚与观众的关系是以信任和协作为基础的,观众的期待推动莎士比亚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作戏剧作品,这让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为大多数人所理解和喜爱。“可塑性”或者说“适应性”是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借鉴更早的戏剧文本,又被之后的剧作借用,莎士比亚的戏剧文本成为了不断发展延伸的文学链条的一部分。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出了问题,也提供了多种不同见解,但是并不会强迫人们做出教条式的回应。
此外,受当时的戏剧创作潮流影响,莎士比亚和莫里哀都在其作品中融入了音乐元素。莎士比亚将诗歌、散文、音乐、舞蹈、服饰、布景等多种手段融入其剧作,以使用多种艺术语言为荣。例如,在其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男女主人公的初次相遇就发生在一场假面舞会上。而莫里哀则发明了芭蕾舞喜剧,是芭蕾舞发展早期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剧作家之一,对于推动芭蕾舞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总而言之,通过学校教育、课外活动以及各种相关演出活动,也由于其作品中提出的问题依旧引人深思,如今莫里哀仍为法国社会所重视和关注,仍在产生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