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的网络上就流传过一个文本:“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比如当你读完上面这句话时,才发这现里的字全是都乱的。”短短两句话,出现了多个顺序颠倒的字词,但似乎并不影响读者的阅读和对句子意义的理解。而早在2003年9月,国外的网络上就流行过一封英文字母顺序颠倒但不影响读者阅读和理解的邮件,大致内容如下:“Aoccdrnig to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prmoetnt tihng is tha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be at the rgh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hotuit a pboer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zanmig huh?”这封邮件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读者们的兴趣,并引发网民疯传,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20多种语言的版本,并引起了研究者对阅读过程中所包含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兴趣。
(相关资料图)
上述例子表明,字词或字母位置的颠倒有时并不影响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关于字母颠倒不影响阅读的现象,被称为“字母换位效应”(transposed-letter effect),最早可以追溯到布鲁纳(Jerome Bruner)和奥多德(Donald O’Dowd)1958年的有关研究。但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这一领域的研究几乎无人问津。直到上述英文邮件出现并产生影响后,研究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并深入研究。最初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拼音文字,如印欧语系的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等。后来,研究逐渐转向其他语系的语言,如亚非语系的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马耳他语;汉藏语系的汉语和泰语;阿尔泰语系的韩语和日语等,这时可将研究对象扩展为更具普遍性的语言中的“换位效应”。
研究表明,印欧语系中的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普遍存在换位效应,且词汇中间字母的换位效应,比词尾和词首的换位效应更为显著。也就是说,词中字母换位构成的非词,比词首和词尾换位构成的非词,更容易被识别为原词。因此,研究者认为,在拼音文字词汇通达的过程中,词首和词尾的字母,比词中字母更加重要。
亚非语系语言有一个共同点:词汇由词根加词缀构成,其中词根通常由三个辅音字母构成,且三个辅音字母不一定相邻;词缀由单个元音、元音字母组合或元音加辅音字母组合构成。基于希伯来语的研究发现,当换位涉及构成词根的字母时,不会出现换位效应;只有当换位涉及词缀,或者当目标词为外来词(外来词并不遵守希伯来语的构词规则)时,才会出现与印欧语系类似的换位效应。而阿拉伯语的相关研究结果与希伯来语基本一致:只有当换位发生在构成词根的三个辅音字母以外时,才会出现换位效应。但是,马耳他语的相关研究则显示出显著的换位效应。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马耳他语中的三辅音字母词根的构词能力低于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且马耳他语吸收了大量不遵循亚非语系构词规则的外来词,从而导致了马耳他语在换位效应上的表现与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不一致。
在汉藏语系中,汉语的换位效应研究主要集中在词组中的汉字换位上,部件和笔画换位的研究相对较少。研究表明,在汉语双字词换位时没有发现换位效应,但在四字词换位时出现了换位效应。研究者认为,构成汉语双字词的两个汉字换位之所以没有出现换位效应,是因为换位对构成原词的两个汉字的位置信息破坏性达到百分之百。而关于汉字部件换位的相关研究发现,二部件和三部件汉字的部件换位没有显示出换位效应,但四部件以上汉字的换位出现了换位效应。
汉藏语系中的泰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其书写与拼音文字类似,辅音字母按照线性顺序排列,但元音字母并不按照线性顺序排列,而是有可能以完整的字母或变音符号的形式,出现在辅音字母的上方、下方或者两侧。此外,泰语的拼写和发音并不完全对应,有些元音在书写时出现在辅音字母之前,但在口语中发音时则出现在辅音字母之后。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构成泰语词汇的字母位置相比其他语言更加灵活。这一点在换位效应上得到了充分体现:关于泰语的研究都发现了显著的换位效应,且无论换位发生在词首、词中还是词尾。
属于阿尔泰语系的韩语可能是世界上少有的字母音节(alpha-syllabic)文字,由单个元音或者元音加辅音组合成音节,再由音节组合成单词。韩语的音节构成比较特殊,通常由首音(onset)+元音(vowel)+尾音(coda)构成,首音和尾音通常都是辅音,所以onset又被称为节首辅音,coda又被称为节尾辅音。早期关于韩语的字母换位研究几乎都涉及辅音,无一例外都没有发现换位效应。后期有两项关于韩语的研究涉及音节换位,结果发现显著的换位效应。这表明在韩语的词汇通达过程中,字母的位置信息必须精确编码。相关统计结果表明,21%的韩语单音节词字母换位都能构成真词,而四音节韩语单词音节换位则几乎不会构成真词,这解释了韩语出现音节换位效应的原因。
总的来说,换位效应并不是所有语言中都同样存在的普遍现象,而是因语言而异。位置编码灵活的语言(如泰语)出现显著换位效应的概率更高,而位置编码相对严格的语言(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和韩语),出现换位效应的概率较低。只有满足极为严苛的条件,后者才有可能出现换位效应。
此外,研究者在狒狒、鸽子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字母换位效应。为验证动物身上出现字母换位效应的可能性,格兰杰(Jonathan Grainger)等人在2012年完成了一项研究。他们首先教会12只狒狒识别英文的单词和非词。在此基础上,他们以这些狒狒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动物出现字母换位效应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了显著的字母换位效应:与字母替换非词相比,换位非词更容易被狒狒识别为真词,且二者差异达到显著程度。而斯卡夫(Damian Scarf)等研究者在2016年完成了一项实验。他们首先对18只鸽子进行了识字训练。在经过8个月的训练之后,4只在区分真词与非词方面能力最突出的鸽子被选中,其平均词汇量达到14个英语单词,而被淘汰的鸽子平均词汇量仅为4个。随后,4只被挑选出的鸽子又接受了另外8个月的训练,平均词汇量达到43个单词。实验采用词汇判断任务形式,结果表明,鸽子对真词、字母换位非词和字母替换非词的表现差异显著:不仅真词和非词之间的差异显著,换位非词和替换非词的差异也达到显著程度,也就是说,这些鸽子更容易把字母换位非词识别为目标真词。
从换位效应被提出以来,特别是近20年间,语言换位效应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除了涉及的语种和语言数量的增加,还表现在研究范式的多样化方面。最初的研究多采用词汇判断、是非判断等行为研究范式,后来逐渐出现了眼动、ERP等研究范式。在研究模态的选择上,从最开始的视觉词汇识别转向了听觉词汇以及触觉词汇识别(盲文)的研究。研究对象也逐渐从一语者扩大到二语者、盲人、聋人甚至狒狒、鸽子等动物。对这一有趣的语言现象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我们对词汇识别和加工过程的了解,也能促进相关词汇通达理论和模型的发展与完善。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