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网络文学在传统数字化阅读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向。在内容层面,除了诸多玄幻、仙侠题材作品,现实性题材作品快速崛起,各类型题材作品丰富多样,不同叙事模式交相辉映,满足读者求新求异的阅读期待;在形式层面,网络文学知识产权影响力辐射至各产业链,优质知识产权改编与开发成为新的增长点,网络文学作品转化成有声书、漫画、影视剧等形式,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中国网络文学的译介肇始于“粉丝”在海外论坛的自发翻译活动。2014年,赖静平成立“武侠世界”翻译网站,标志着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译介系统化的开端。在内容呈现方面,该网站设置了玄幻、仙侠、武侠等不同题材的阅读板块;在翻译语种方面,以中英翻译居多,也有其他语种如韩英翻译;在读者互动与交流方面,网站附有宏观层面的概念解释,也有包括作品人物名字等微观层面的翻译探讨。

随着海外译介的日渐升温,中国网络文学开始主动“走出去”。2016年,本土网络文学平台“起点中文网”进行了模式创新,成立了“起点国际”。相比于“武侠世界”,起点国际更注重与读者的即时互动性。读者可在小说任意文字处发表评论,这种批注式评论有助于激活作者与读者间的实时互动。在网络文学的数字化阅读机制下,读者从个体单独阅读模式切换到群体互动阅读模式,作者也会采纳读者的想法,将其融入后续创作,从而形成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独特现象,由此构成网络文学互动的新方式。当下,中国网络文学海外译介的重点仍是网站文本的内容输出。相比于国内网络文学的全产业链发展,其知识产权海外跨媒介改编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刚刚起步,但已凸显出网络文学海外译介由文本内容输出到模式输出转型的发展趋势。有鉴于此,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网络文学海外跨媒介改编与翻译的协同构建。

在跨媒介改编层面,网络小说从传统的线性叙述转为非线性叙述,多模态图文译文信息在不同媒介间经历重组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需兼顾中华文化传播与海外受众接受效果。这涉及原著读者留存和新受众开发,也是粉丝黏性的外延表现。近年来,网络小说与海外跨媒介改编作品形成资源共存局面,跨媒介作品涵盖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系统。文字、图像和声音模态凸显空间场景,空间序列的转换强调视觉化接续,形成图像叙述化趋向。然而,文字的表情达意作用也是图文整体意义的重要部分。文本形态的变化及各模态间互动改变了传统的文本翻译,译者需整体把握多模态符号间的关联,注重同一媒介各模态间的翻译协同,在传递原作信息时基于特定交际意图,通过对比、调整、反思及整合输出译文。其一,忠实于原作。不仅体现在语言层面,也体现在更深层次的文化层面,应在多模态视听语境中强调异域文化的陌生化效果。其二,偏向目的语受众。根据受众阅读期待,使译文贴近海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各改编作品不同交际意图的选择呈现翻译多视角阐释空间,是元小说的延展。以元小说为统领,各改编作品的翻译应体现共通性与关联性,构成互文性的同一故事内核。在这一过程中,海外跨媒介改编作品的翻译需重视对中华文化特质的体现。可结合各国独特的艺术呈现方式,提升海外受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可基于已有改编案例汲取经验,即跨媒介改编作品及翻译应与原文学母本保持风格的一致性。

在翻译层面,人工智能翻译技术或成为网络文学产业链翻译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翻译相比人工翻译效率大幅提高,但现阶段人工智能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译文整体较为粗放,因此可充分借鉴“人工智能翻译+译者审校”模式。当下,网络文学特别是玄幻、武侠等类型文学想象力丰富,情节故事性能较好满足海外读者在内容层面求新求异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网络文学作品只有充分重视语言表达,文本才能更好地展现语言魅力,从而促进读者间的积极互动,以及网络文学在海外的有效译介与传播。网络文学海外产业化模式应兼顾大众传播性与文学性,翻译审校人员可结合中外文化传统,选择契合的叙事方式和表达习惯,既考虑受众接受,也注重语言价值与审美体现,以推动网络文学多渠道、规模化海外译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茅盾文学奖’作品英译与国际传播研究”(21BYY0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改编作品 人工智能 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