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近年来,全球多地发生严重的旱情和洪灾,引发学界对“用水不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然而,大多数水源指标侧重于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量或水利基础设施总量,无法提供“用水不安全”的社会人口数据。据美国西北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人类学和全球健康研究教授塞拉·杨(Sera Young)等人开发出“个人用水不安全经历测量表”,首次测量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2021年的用水不安全情况,深入探讨了各国人口结构和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用水安全程度的影响。该研究成果近日发布在《柳叶刀》期刊上。

过去10年,学者侧重于衡量可饮用水的获取渠道和基础设施覆盖率。2021年,杨等人发表了“个人用水不安全经历测量表”。这是第一个衡量个人水源获取、使用和稳定性等情况的跨文化量表,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首先,该测量表通过12个问题调查过去12个月内个人用水相关问题(烹饪、洗澡和情绪健康等)的出现频率。如果个人用水情况安全稳定,得0分;在1—2个月内遇到过问题,得1分;在有些月份出现过问题,得2分;几乎每个月都有个人用水问题,得3分。测量表的分数范围为0—36分,如果一个人的总分为12分或者更高,则表明此人的用水状态很不安全。测量表还评估了汇总样本中个人用水不安全情况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人口特征的关系。

为了探究国家层面、人口层面和社会经济层面的差异如何影响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用水不安全程度,研究人员通过测量表衡量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非、亚洲和拉丁美洲的31个国家的45555名成年人的个人用水安全情况。研究表明,在2021年调查样本所代表的30亿成年人中,有4.36亿人用水不安全,占总调查人口的14.2%。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用水不安全率最高。

杨等人表示,并不存在一个固定、单一的用水不安全社会特征。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城市郊区的低收入人群最有可能出现用水不安全问题。人们通常认为,女性要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和为社群储蓄日常用水,因此她们的用水安全率要低于男性,然而研究结果表明,在31个国家中,有25个国家的两性用水安全率基本相似。

杨等人认为,全球有数亿人因用水不安全问题降低了生活质量。这个群体的人口特征因国家、地区和社会经济结构而异。希望未来有更多专家跳出水资源和水利设施的维度来研究用水不安全问题,并且结合粮食、交通等关键资源的安全性,进一步了解全球水资源危机的人口特征。此外,衡量个人和家庭的用水经历还有利于决策者针对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地服务于最受影响的弱势群体。

(刘雨微/编译)

关键词: 人口特征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