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0月2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10月24日,正值“程序员节”,深圳市政府正式印发《深圳市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明确产业重点发展方向、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加大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加强资金保障等7个方面推出20条具体措施,全力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以及“国际软件名城”。据悉,未来5年,深圳市政府将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软件产业发展,资金规模实现“倍增”,展现深圳坚定发展软件产业的决心。
鼓励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相关资料图)
根据《若干措施》,深圳明确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聚力攻坚核心软件,强化布局新兴平台软件及行业通用软件。
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实施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比如,支持软件企业联合用户单位、高校院所,围绕深圳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通用技术的协同攻关,给予项目承担单位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资助。经市政府认定的悬赏项目、战略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项目,按审定总投入给予全额资助。支持软件企业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组织实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主要性能指标取得突破的新产品应用推广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不超过审定总投入的5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同时,《若干措施》提出,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打造生态创新孵化平台,加强知识产权布局和保护,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优化布局软件产业发展空间
深圳高标准规划建设重点软件园区。比如,按照全市“20+8”产业集群和深圳市数字经济核心区的规划布局,重点在北站-坂田片区、大铲湾片区、西丽留仙洞、河套片区、尖岗山片区等区域,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中度高的重点软件园区;鼓励各区优化园区内外环境,在园区周边配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等,打造宜居宜业宜创的软件人才生态社区等。
构建国家、省、市软件名园体系。大力推进软件园区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开展市级综合软件名园、特色软件名园的认定评估工作,支持有条件的软件园区申报国家级、省级软件名园(基地)。对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软件名园(基地)的软件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园区运营主体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的奖励;对考核获评优秀的国家级、省级、市级软件名园(基地),分别给予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奖励。支持由各区对园区内软件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的租金补贴,对新入驻的软件企业连续三年给予不低于50%的租金补贴。
强化软件人才集聚效应
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鼓励院校加快软件类学科建设,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对经国家部委评定的国家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加大资金保障支持力度。鼓励软件企业、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学院、技术学校等合作,共同编制基于自主核心技术路线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软件教材,开展软件教学、人才资质认证,合作建设软件实训基地等,培养既懂行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对符合条件的项目,按不超过审定总投入的50%,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
加大软件人才招引力度。鼓励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来深创新创业,对承担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重大技术攻关的核心团队,给予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财政资金支持,对顶尖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鼓励深圳重点软件企业或研究机构培育引进国内外院士、科学家、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为外籍软件人才办理工作许可证和工作居留证提供“一站式融合服务”。对深圳重点软件企业的骨干软件人才,根据其上年度对深圳产业发展、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贡献给予创新人才奖励。支持建立以企业自主评价为主的软件人才评价体系,对获得产品经理国际资格认证(NPD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系统架构设计师、系统分析师等资质认证且符合一定条件的骨干软件人才,给予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专项优惠政策。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
壮大软件企业中坚力量。制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名录》并动态更新,加大对重点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专精特新”“独角兽”等软件企业培育发展;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做大做强,对营业收入首次达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150万元、300万元奖励;对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企业年度营业收入及增速达到一定标准的,按营业收入增量的一定比例给予阶梯式奖励等。
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同时提升软件企业质量品牌标准能力。比如,积极引进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企业总部、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国家重要开源组织以及质量标准、投融资、产权交易、测评认证、人才培训、法务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对新引进落地且符合条件的,分类分阶段给予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落户奖励;支持软件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建立健全开发、销售、运营和服务体系;对软件企业与国外资信等级较高的企业签订的软件出口合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融资和保险支持力度。
加大推广应用支持力度
加快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软件推广应用。比如,制定深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品标准(圳创标准),定期发布“圳创库”;支持建设深圳软件名企名品展示中心,打造深圳市软件名品库,对符合条件的建设运营费用予以保障等。
加快开源软件推广应用,提升工业企业软件应用水平,推动人工智能软件以及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比如,制定《深圳市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并动态更新,对符合条件的首版次软件,按一定时期内审定销售额的30%,给予软件开发商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资助;按首个销售合同对应用户的审定采购额的10%,给予用户单位最高不超过100万元资助;定期评选公布首版次软件示范应用单位。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首版次软件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网络安全软件产品险”等,推动首版次软件创新产品突破推广应用初期市场瓶颈,对符合条件的投保项目,按不超过一定费率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投保企业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资助。
《若干措施》还就全方位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做出了规定,比如充分发挥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吸引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等社会资本投入,成立深圳市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基金等。
相关阅读
规模位居“20+8”产业集群首位
软件承载着人类知识和智慧,承担着数据要素的计算处理分析应用等重要功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大脑和中枢,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力,已成为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
目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应用,重点突破关键软件,推动软件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关键软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
2022年6月,深圳市政府印发了《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将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群作为“20+8”产业集群之一。随后,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创新委、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联合发布了《深圳市培育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
根据深圳“20+8”产业集群统计口径,2021年深圳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群增加值2295亿元,同比增长13.7%,规模位居“20+8”产业集群之首。根据工信部统计口径,2021年深圳市软件业务收入9013亿元,同比增长13.9%,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软件出口连续20年位居全国第一。
力争5年达国际先进水平
据悉,为推动深圳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推动出台了《深圳市关于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针对深圳市软件产业面临问题以及“开源化、云化、智能化”等趋势,按照“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互补、综合施策、市区共治”“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工业软件和基础软件、重点支持产业链薄弱环节”“强化软件人才创新引领作用”等原则,通过明确重点发展方向、强化技术攻关、优化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大资金保障等强有力的政策举措,用5年的时间,推动深圳软件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核心软件关键技术实现自主可控,信创、开源等生态体系繁荣,软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以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赋智作用进一步加强。
拥有四大创新亮点
此次政策主要创新点有四方面。
首先是丰富软件产业发展扶持手段。《若干措施》通过认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授牌软件产业园区及信创基地、制定“圳创”标准、定期发布“圳创库”、建立深圳市软件名品库、引导保险机构开发“首版次软件质量安全责任保险”“网络安全软件产品险”等多种方式手段,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协同推进软件产业与楼宇经济协同发展。针对软件产业人才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显著特点,《若干措施》提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明确指出一批软件产业重点发展片区,着力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公共服务资源,就近配套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构建国家、省、市软件名园体系。
强化“软件是用出来的”发展理念。《若干措施》提出鼓励重点行业领域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从工业软件、信创软件、开源软件、人工智能软件、首版次软件等多方面支持应用推广,对用户方给予资助。引导工业企业提升软件应用水平,支持采购使用云服务或低代码产品。
强化政策上的市区联动。除市级层面的相关措施之外,还特别强调产业集群所重点布局的相关区及有条件的各区要在软件园区建设运营和企业入驻、新引进重点软件企业落户等方面予以奖励或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