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克飞作家、旅行者


(资料图片)

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宜居城市”概念,成为新的城市观。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这个概念早已不新鲜,甚至已然泛滥。而且,“宜居”二字越发体现出它的局限性,不能涵盖历史文化和公众参与等城市要素。

市集与公共空间的审美

从这一点来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际公园协会联合举办的“世界生活品质最高城市”评选,以城市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为参选标准,似乎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美好度。早在2004年,德国明斯特便在20万到70万人口的城市中夺得金奖。

德国西部名城甚多,斯图加特、海德堡、法兰克福、科隆和不莱梅等各擅胜场。相比之下,明斯特少有人知。人口近30万的它,在德国已是不折不扣的大城市,也是中世纪古城。

当年我去探访明斯特时,专门选择周三前往,这是因为当地每逢周三和周六都会有热闹的市集。欧洲市集普遍不大,几十个摊位就可算是大市集,按此标准,明斯特市集规模相当可观。它颜值很高,位于圣保罗大教堂广场上,虽然广场外围的肉类、鱼类、芝士和面包等都是汽车摊位,居中的水果和鲜花等也是纯粹的“地摊”,但从颜色搭配到摊位摆放都花了心思,极具美感。它已不仅仅是日常的市集,更是审美在线的公共空间。

站在市集广场上,一扭头便能见到老市政厅的塔楼。这座始建于1170年的市政厅在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1648年,欧洲各国在此协商,签订了明斯特和约,这是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一部分,也是三十年战争结束的一大标志。明斯特和约的另一个标志性事件,则是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正式承认荷兰为主权国家。

明斯特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13-17世纪,北海和波罗的海沿岸及内陆的九十多个贸易城市的商人组成汉萨同盟,明斯特是当时最重要的同盟者之一,也是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如今走在明斯特旧城内,仍可见到昔日繁华与建筑风格,让人很难相信的是,眼前这些古朴建筑竟然都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修复的。二战时期,明斯特曾遭盟军猛烈轰炸,90%的老城区被摧毁,如今的修旧如旧,不知耗费了多少工夫。

走在明斯特宽阔的石板路上,只能见到公交车偶尔经过,最常见的居然是自行车,许多人正在骑行,拱廊的每条柱子边几乎都停靠着自行车,露天的道路上也停放了不少。这让我想起了开车进入老城区时的景象,当我经过明斯特大学时,教学楼边上也停满了自行车。

朝气与沧桑的相得益彰

明斯特是德国有名的大学城,也是自行车城。明斯特威斯特法伦威廉大学始建于1631年,但起初缺少资金,蹉跎150年后,才于1780年正式开始授课,为学校命名者是德皇威廉二世。明斯特大学的规模在德国可排前五位,当年的明斯特宫殿是今日大学内最显眼的建筑。

因为明斯特大学的存在,明斯特市内的年轻人十分多,仅该校学生就占了总人口的1/6。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三十万人口的城市居然拥有五十万辆自行车,因此被称为“自行车之城”。据说警察都是骑自行车执行公务,火车站旁的自行车停车场也是德国最大,拥有3500个停车位。也正因为人们更多以自行车为交通工具,所以许多老街区并不允许私家车通行。这座城市还有一条著名的林荫散步道,为1770年修建,环绕整个老城,长约4.5公里,两侧种满了菩提树。

充满朝气与动感的自行车,竟与古城的沧桑相得益彰,使得明斯特独具美感。“世界生活品质最高城市”评选的五大标准——城市景观、历史文化遗产的管理、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和可持续发展,我在停留期间都一一得见。

从宜居到生活品质城市的延伸

2019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生活质量蓝皮书》显示,深圳的生活质量客观指数在全国35个主要城市中排名第四位。这个城市生活质量客观总指数由城市生活水平、城市生活成本、城市人力资本、城市社会保障和城市生活感受5个客观分指数构成。2020年公布的“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榜单,深圳同样榜上有名。

“生活质量”和“美好生活”都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但过往在不少人眼中,它们似乎与深圳并不相称,人们更愿意对深圳冠以“深圳速度”等充满力量的形容。

快节奏生活是否意味着生活质量的缺失?答案未必如此。调查发现,在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中,深圳人最悠闲,日均休闲时间(2.83小时)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了24分钟。同时,深圳人对健康的关注也排在前面,比如运动健身的比例就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时间的自主支配与收获,本身就是生活质量的重要元素。

在生活质量的“基建”上,深圳一向不遗余力。近年来的空气质量和水污染治理都卓有成效,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常态。这座绿化覆盖率达到45%的城市,早已是不折不扣的森林城市。

至于人居环境,深圳一向是住宅小区“设计范儿”的典范。王鲁湘就曾说过:“如今(中国人)对于家庭和社区的概念,都是从深圳开始的,深圳是这种理念的首创者和示范。而深圳人便是最早体验到这种新式生活幸福感的人。”

但如果仅仅是青山绿水蓝天和社区便利等因素,那就仍然停留在“宜居城市”的层面,“生活品质”的范围显然更宽广。

今年的深圳年度夜间经济十大地标中,“节日大道”位列其中,它是国内首个以“节日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街区,位于福田区福华路,覆盖了周边三大城市商业综合体、四大商务办公综合体和两个城市中心主要交通枢纽、地铁站。

它所呈现的是真正的深圳气质,既有“行政+金融+科技”三核CBD商务集群的一面,又通过文化场地、城市公园、住宅和城市特色空间营造生活的一面。白天,它繁华熙攘,晚上,它夜灯璀璨。

“节日大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升级版”,突破了固有的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形态,也让人更好地参与其中。它是城市寻求生活质量提高的尝试,“以楼为景、用街做展”适配深圳城市氛围,街头文化也契合城市的年轻气质。

当然,仅仅一条“节日大道”是不够的,这样的尝试越多越好。越是遍地开花,离“生活品质城市”就越近。

关键词: 城市发展